羅曼風暴:代碼之戰

羅曼風暴:代碼之戰

凌晨六點的敲門聲

當聯邦特工在黎明時分突襲羅曼·史托姆位於華盛頓的家時,他們逮捕的不是毒販或恐怖分子,而是一位讓區塊鏈交易保持匿名的程式設計師。作為曾開發類似系統的人,這場突襲讓我背脊發涼。

從蘇聯地下室到矽谷

史托姆的人生軌跡正是加密貨幣演變的縮影:

  • 1990年代俄國:在黑市電腦上學習程式設計
  • 2017年ICO浪潮:率先研發POA共識協議(我至今仍在使用他的架構)
  • 2019年突破:利用零知識證明技術創建Tornado Cash

諷刺的是,他移民是為了追求科技自由……如今卻因行使這項自由面臨終身監禁。

為何此案令開發者恐懼

起訴關鍵在於三個危險先例:

  1. 程式碼等同共謀(Tornado Cash為自動運作)
  2. 開發者對所有下游用途負責
  3. 制裁數學本身(智能合約非服務)

正如維塔利克·布特林捐贈辯護經費所言:「隱私工具如同加密技術——是基本尊嚴所需。」

被忽略的財務荒謬性

主流報導常忽略的事實: ✅ 150萬美元律師費讓史托姆破產,而北韓黑客仍逍遙法外 ✅ 以太坊每日處理的非法資金遠超Tornado Cash歷年總和(請問任何鏈上分析師) ✅ 他的「罪行」正是拒絕後門——否則工具將失去本質功能

數學不成立——除非目標本就是凍結創新。

接下來會怎麼樣?

審判定於2025年7月舉行,兩種未來懸於天平: 🔵 選項A:開發者對所有程式使用負全責 = 美國創新外流潮 ⚪ 選項B:明確區分工具與犯罪企業之界限

個人而言?自 prosecution 開始以來,我已將研究實驗室遷至海外。

CityHermesX

喜歡37.05K 訂閱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