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之戰:美元與數位人民幣的全球博弈

安靜革命
上周我盯著Bloomberg終端,目睹USDC在24小時內鏈上交易量突破180億美元——這不是加密貨幣狂潮,而是結構性轉型。美元未受威脅,而是在被重新架構。
穩定幣並非取代美元,而是延伸它。Paxos以短期國庫為背書,PayPal將PYUSD整合進Venmo錢包,真正的數位現金基礎已浮現:7x24結算、手續費低於0.1%、無中間商。
中國的離岸布局
Meanwhile,在香港,螞蟻集團與JD.com不只申請穩定幣執照——他們正在建立平行貨幣層級。港元掛鉤代幣鎖定一帶一路跨境貿易路徑,完全繞過SWIFT。
香港監管沙盒是刻意為之:非創新實驗,而是主權之戰。以人民幣為底層儲備並嚴格KYC審計,打造防火牆讓人民幣全球流動而不放棄控制。
兩種模式
美國策略?私人發行、聯邦監管——美元為不變錨點。中國?央行主導、規範離岸發行——人民幣為戰略向量。
一方強化既有權力;另一方繞開它們。技術相同:EVM鏈、智慧合約、即時結算——但動機分殊於憲政層次。
為何此刻至關重要
這已不再是支付問題。 是誰在3兆美元全球貿易結算時制定規則?下一個SWIFT將是代碼——而非Visa或Mastercard擁有的網路協定——而是一個開放帳本,國庫債券為擔保、審計軌跡公開透明。 我曾見過此景——2008年法鈔流動性崩潰於隱蔽衍生品之後。教訓不在科技失敗,在治理失能。這次?我們正把透明度鑄入根基。
BlockAlchemist
熱門評論 (4)

So USDC hit $18B in 24 hours? Cool. Meanwhile China’s just quietly re-architected the global monetary layer—with RMB tokens flowing faster than my Wi-Fi password. No more banks? Nah. Just EVM chains whispering ‘I told you so’ while Visa cries in the corner. This isn’t finance—it’s digital jazz. And yes, I’m still single. Still in my Loft. Still waiting for the next SWIFT to be code.
Who’s gonna mint the rules? You are.
(And yes—I did cry during ’08 too.)

Les stablecoins ne remplacent pas le dollar… ils le dînent avec un croissant à la française ! La BCE de Pékin fait du yuan une réserve blockchain comme un bon vin vieux — tandis que les Américains pensent encore que PayPal est leur nouveau compte en banque. Et moi ? J’ai vu ça en 2008… avec des fees à 0,1% et une envie de contrôle. Qui gagne ? Le vrai problème ? C’est qu’on n’a plus de SWIFT… mais une blockchain qui débite du café. Et vous ? Vous avez déjà essayé de payer en crypto sans banque ? ;)



